東單,在王府井大街東面,地鐵一號線和五號線的交會點,因為離故宮不遠,自古以來就是商業繁華之地,從老北京人的俗語「東單、西四、鼓樓前,五壇八廟頤和園」,就不難理解東單自古以來的商業地位。


 


起初我以為東單是一個商業區,應無啥好看的,直到某次無意行走穿梭其間,接觸到若干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才明白東單原來是大有內涵的,也就更喜愛這一塊寶地了。今天就帶著大家去又有「銀街」之稱的東單北大街走一走,探一探這些位於巷弄間已少人聞問的建築珍寶。


 


從東單地鐵鑽出來朝北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於長安街的東方新天地,這裡共有7個主題購物區,一路向西延伸到王府井,各式名牌商店林立,對喜愛血拼的人而言肯定是個天堂。可惜,對不是很愛名牌的我,這裡吸引力並不大,即使途經多次,卻卻使終沒有入內一訪的欲望,當然也不會是這篇文章要介紹的重點了。


 


 
東單的新商業場所-東方新天地


 


站在東方新天地朝北望,會看到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仔細一瞧原來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它的北面就是協和醫院。協和醫院建築看起來普通,並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之處,但是,歷史課本裡我們可都曾讀過它喲,不知道有沒有人想起來了?好,我們來複習一下這段民國史吧!


 


民國1310月,馮玉祥發動北平政變,並邀請國父 孫中山 先生北上共商南北統一大計,國父經一路奔波後在12月底抵達北京,卻因旅途勞頓和長期積勞成疾造成肝病惡化,被送進協和醫院進行治療,但此時國父已是肝癌末期,開刀後仍無效, 宋慶齡 女士只好把他送到鐵獅子胡同行館(現在的張自忠路)進行中醫治療。隔年312,國父病逝,他的遺體又被送回協和醫院進行病理檢查。據說,現在協和醫院的檔案室仍保存著當年的病歷表,所以路經此地,還真有股想停下腳步來緬懷先人的念頭呢!


 



位在東方新天地北面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外觀古色古香



北京協和醫院,國父孫中山先生病逝前的治病之地


 


協和醫院南面有一條西總布胡同。西總布胡同在明朝稱為總鋪胡同,因總鋪衙門設在此處而得名,李鴻章的公祠曾設於此,但現在已化為烏有,但胡同內還有一座古建築──建於雍正年間的寧郡王府,這是康熙的孫子弘皎於雍正八年被封為寧郡王後建立的府邸,其父怡親王去世後,雍正還多次親臨致哀。寧郡王府是北京現存的王府裡年代較早的一座,外表飽經歲月風霜、顯得斑駁頹敗,此處目前是國家話劇院和藝術研究院的辦公室,禁止參觀,外人只能站在入口處看著依然高聳典雅的屋瓦懷想其當年風華。


 



外表一片補丁的寧郡王府


 
高聳典雅的屋宇,難掩其當年的雄偉


王府的後牆,一副平常百姓家模樣



行人只能在門外窺看其風貌,無法入內


 


再向北走,位於協和醫院的對面有一道長長、高約 兩米 的紅牆,透過細縫往內眺望,居然是一棟棟極具風格的美式建築,惹得我好奇不已。回來網上一查才知道,此處稱為「協和醫院別墅區」。


 


協和醫院建於1918年,是北平協和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隸屬於美國洛克斐勒財團的中華醫學基金會。當年洛克斐勒財團在投資興建醫院同時建立了這片醫學專家別墅區,因全院皆屬美式獨棟建築風格,被當地人稱為「洋樓」。現在這裡雖已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但仍有許多人家居住於內,只是大門口高掛著禁止外人入內的標語,讓我只能在門外徘徊、努力尋找角度捕捉美景。改天一定得設法進入其中參觀、大飽一番眼福!(網上有關於別墅區的內部照片,大家可以先去觀賞一下,自然能體會我的神往之情。http://bbs.voc.com.cn/topic-1526910-1-1.html






入口處的白色迴廊,側看極有韻味








從各種角度觀看別墅區的房子,各有不同的味道,而且每棟房都有一個大煙囟,很有特色!




 



別墅區以一堵紅牆與外界相隔,極具隱私感,很多人甚至都不知內部為何呢!


 



話說此別墅群所處的街道也十分有趣,稱為「外交部街」,此名由何而來呢?根據資料記載,明朝時此地稱為石大人胡同,民國初年袁世凱在此設立外交部後,改稱為外交部街,現在街上還存著外交部舊址。只是,昔日繁華已去,徒留一破敗老宅於風雨中訴說曾有的歷史,走在這條街上,心真的會興起許多無名的感嘆,感嘆人世間的無常、也感嘆人世間的起起落落。


 


 



 


與協和醫院別墅群一巷之隔的是蔡元培故居。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曾留學法國,1917年擔任北大校長至1920年,就居住於此。蔡元培因為思想自由,擔任北大校長時首開女禁,准許女學生入校旁聽,在當時的北平教育界可說是一大革命,因五四運動爆發,他卻被迫辭職離去,成為中國教育界的一大憾事。


 


雖然,傳統四合院型式的蔡元培故居現已被視為文物保存著,但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東城區,它卻有如一個小姨太般屈居於巷弄間,好不委屈。此話怎講?原來,在蔡元培故居的北面是一個號稱白金五星級的勵駿酒店,高聳的法式建築物和蔡元培故居的北面幾乎就是貼在一起,實在很難讓人明白北京市政府是如何同意這樣的建設方案;當然,這樣的對比也讓人清楚看見今日的北京強烈的送舊迎新心態。如果不是有心人,恐怕也顯少人會珍愛、並且細細追尋東單的昔日繁華、緬懷它曾有的輝煌了吧!





蔡元培故居與隔壁的法式建築幾乎是貼身而立



豪華的法式建築,內部是白金五星級的飯店,成為東單北大街的新焦點



曾經風華不可一世的老建築,如今只能孤單地佇立在東單北大街上,日漸黯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belgogo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