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只計畫在大理古城待兩天,但青旅工作人員說,再過兩天就是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三月街,盛大程度非一般集市可以比。難得有緣份恭逢其盛,我決定揮別從昆明青旅一路同行的旅伴,獨留大理參加三月街民族節。
三月街歷史可遠溯至唐朝南詔國時期,至今已有千年,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開始,為期約一周。當年信奉佛教的白族先民,為了感謝觀世音娘娘制伏惡魔,特別在三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蔬食大肆祭拜,稱為觀音節;之後陸續加入邊疆民族最喜歡的賽馬活動,清朝時期三月街規模愈來愈盛大,不僅附近少數民族遠來參與盛會、進行採購,四方商賈也不遠千里而來貿易,演變成眾所矚目的三月街。
為觀賞三月街開幕盛況,當天上午八點我就擠在人群裡等待。人山人海的現場,完全看不清前方動態,更別說拍照了;我身旁的男士看我不斷左顧右盼,好心讓出位子讓我可以看清楚一點,但前方依舊擠了好幾排人,無法拍照。
就在曝曬等待中,坐第一排的小朋友等得很不耐煩,頻頻催促爺爺奶奶回家,我馬上抓住機會說:那個位子讓給我吧,於是幸運擠到第一排,當場視野大開,雖然前方還是偶爾會被維持秩序的警衛擋到,但不同少數民族表演的精彩畫面一覽無遺,並能拉長鏡頭拍攝到一些賞心悅目的畫面,真是超級幸運。
開幕式一結束,眾人嘩啦啦地跟隨舞龍湧入三月街會場,用人山人海仍不足以形容當時的擁擠之情。入口處,一個維吾爾族烤羊肉串攤販,烤肉員們邊烤肉邊配合音樂扭動身體舞蹈,讓大家看得樂不可支;再往裡走,吃的、喝的、金飾、玉器、生活雜貨、日用品、保養品攤位緜延相接,陣陣飄香卻也讓人寸步難移。
雖然會場裡的商品明顯大眾化、商業化,逐漸缺少民族風情,但街頭、會場內仍可見許多少數民族婦人依循傳統穿著漂亮的傳統服飾來參與盛會,白族、藏族、回族、彛族、傣族,不同的民族服飾爭相吸引人目光,看人比看攤位更有意思,也讓我流連忘返。
白族三月街,旅人有幸恭逢其盛,同喜同樂,不枉此行。
開幕式各種精彩的少數民族歌舞表演
壓軸節目加上五彩煙花,美麗繽紛
開幕式後,眾人跟隨龍頭湧入三月街現場
維吾爾族的烤羊肉串攤位,工作人員邊烤邊跳,好熱情
各種吃的攤位琳瑯滿目
老阿嬤認真選購金戒子
也有賣鼓等樂器的攤位
這隻蹲竹簍的鴨子不知是要被賣掉,還是買回家
雲南婦女出門都會背個竹簍,現在竹簍愈做愈漂亮嘍
不背竹簍的婦女,也會背個手綉的背袋,好美喔~
三月街,處處可見這種溫馨場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