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地震、旱災、水災、颶風、海嘯等大型災難事件,讓人談災色變。災難,不再是電影的特效場景,也不再是報章雜誌的片語新聞,它,近在身邊,隨時都有摧毀我們或親人生命財產的可能。人定勝天,現在應該很少人敢再如此誇口了吧!


 


災難的頻仍,一來揭露了人類對於地球資源無盡濫用的傷害,二來告示了2012前能量劇烈震動轉換的不穩定性,三來也是為了喚起眾人心中的大愛。


 


最近在讀史威登堡的書「科學靈界的科學家」,書裡史威登堡就曾指出:現代科技的進步雖讓人們的物質享受更寬裕、生命更長壽,但自私自利以自我成就為中心的思惟卻也讓人更加墮落,於是進入天堂的人愈來愈少、進入地獄的人卻愈來愈多(這種以行善或自私自利做為進入天堂或地獄的定論法,我個人並不是很認同)。我想,也許就是因為眾人在名利趨動下只注重個人眼前福祉,忽略與天地和他人的連結,所以上天才會透過一個又一個慘烈的災難來深度喚起世人的覺醒吧!


 


災難之下,眾人更能感同身受,一起為災民祈禱的同時更主動出錢出力,為災區重建盡一份微薄之力。災難之下,眾人更能體會「活在當下」的意義,學習用最大的可能讓生命的每分每秒都不白白浪費。災難之下,眾人更能明瞭世間萬物都是生命共同體,再遠的災難都會產生蝴蝶效應,牽動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無人能倖免。災難之下,再鐵血無情的人心頭也總會微微一震,為無辜的生死人群感到一絲嘆息,讓愛有機會在心中流動。


 


於是,大愛悄然在眾生心中滋長。初起之時雖是微弱的,但涓滴之中終將凝聚成一股暖流,滋潤著心有同感的人群,也喚起更多觀望人群的參與,成就眾靈魂累生累世以來不斷在學習的這一門功課:愛天地萬物如己。


 


當然,災難之下也出現了許多大菩薩,用他們集體的力量、集體的生命創造出驚天動地的結果來成就眾人的學習。這種犠牲成仁,是更高層次的大愛成就,是彰顯愛的行動之所為,有其神聖目的所在。之後,生命不管是選擇離開或留下,愛,始終會存留下來,滋潤這塊每漸瘡痍的土地,擁抱惶恐不安的生命,讓眾人蛻變得更加謙卑有情有愛有義。


 


天地劇變,一切皆為愛而來,你體會到了嗎?那麼,拋棄對於事物表面的畏懼,深入體會其之於生命的學習,並時時準備好迎接無常的考驗,那麼未來不管災難再如何地可怕,內心都能平靜無礙地面對了。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belgogo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