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帶領大陸老闆和同事前往中正紀念堂一遊,我大概不太可能會再走到裡面看衛兵換班表演和閱讀有關先總統蔣公(現在鮮有人這樣稱呼他了吧)的介紹。對大部份台北人而言,中正紀念堂是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或是散步、參與各式活動的場所,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經過司機的提醒,我才知道中正紀念堂頂層的蔣公銅像前每整點都有警衛換班表演。說它是表演,一點都沒錯,2個新上崗的衛兵在長官帶領下來和前2個站班的衛兵換班,4個人最後會共同進行一段約10分鐘的操槍演出。
看著年輕的衛兵如同木頭人小心緩慢地進行每一個動作,且必須日覆一日,我猜想他應該很厭煩這樣boring的過程吧,但角色使然,再不喜歡他仍然要接受。那一刻我忽然有個新省悟:生活裡太多你無法掌握的事,你必須學會去接受它;接受自己有勇敢創造生命的時候,也接受必須沈靜聽從別人指揮的時候。這一點,向來是我欠缺的,我只懂得努力去追求,卻不懂得放低身段面對生命的低潮或身不由己的時刻。衛兵的行進,突然給了我深刻的啟發,謝謝你們!
看畢表演,我們轉回樓下參觀蔣公生平介紹。站在偌大的展覽室,我心中湧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謝心情。也許,早期的威嚴和後期的反蔣,讓我們習慣用批判的眼光去檢視他的成績,卻忘了換個角度想想,當年若不是他帶領眾人撤退到台灣,今日台灣將會如何?誰又敢信誓旦旦的說,沒有他和經國先生的掌權,台灣的民主和經濟肯定會比現在更好?如果沒人敢這麼說,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感恩地去認同先人曾經付出的血汗努力?歷史的那一刻,我們不曾真正參與,所以能夠冷靜遠觀並大肆批評,甚或加以妖魔化;但如果當時我們也捲身其中,還能具有多少冷靜與遠矚高瞻的胸襟呢?歷經了數十年的仇恨,還要侵蝕這塊土地多久呢?
這幾年在大陸生活,因為大陸人對台灣的好奇,我才有機會學習用不同角度深入認識與看待台灣的歷史和曾經參與過這一段歷史的人物,並把他們視為有血有淚有情緒的人,而不是昔日教科書裡高不可攀的偉人或部份政治人物口中的罪人。
離開中正紀念堂,我告訴大陸領導,歷史沒有對錯,重要的是後人是否從中學習到教訓。領導認同地點點頭說:他真是一個慈祥的老人!
警衛換班表演,為我上了一堂人生的功課
不同的思考角度,往往能帶來不同的省思與感恩之心
學習用不同的角度看先人與歷史,是後人應擁有的胸襟
學習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眼前也會有更多美好的色彩與視野
歷史已逝去,我們願意從中學習到什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