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唐朝的第三大都,揚州至今仍遺留不少歷史古蹟,瘦西湖、大明寺、古運河、個園、何園、東關古街、御碼頭、唐城遺址和各式各樣揚州鹽商大宅院,三天三夜也賞玩不盡,難怪當年乾隆如此愛下江南!
揚州我最喜歡的是古御河一帶。它與鹽阜東、西路平行,河水向東注入古運河,中途則有个園、東關街、東關門、史可法紀念館、冶春茶社等景可賞,一路往西行去,離瘦西湖也不遠。沿水之濱是適合行走的步道,曲曲折折間更有望之不盡的綠色植物和高大林木,隔絕了馬路的塵囂,可說是揚州城的小驚喜。
个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也是典型的江南庭園風光,園內植竹萬科,故名為个園。位在个園南門的東關街是揚州最知名的歷史古街,昔日鹽商的宅邸處處,街上也還有數家傳統老舖在營業,共同營造出一股傳統古意,細走慢賞還是別有風情的。街上有很多小食,其中生意鼎盛的聚香齋小吃店,麵條、燒餅雖一般,豆腐腦(鹹豆花)卻香嫩可口,值得試試。
離東關街不遠的東圈門古街區,有昔日鹽商的宅邸汪氏小苑,院落雖不大,設計細節與建築雕刻卻都精致細膩,值得慢慢欣賞。在汪氏小苑不遠處,有一處看來庭院深深的大宅,它是大陸上一屆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的老家,雖然江澤民早已不住在此,但依然門衛森嚴;大陸觀光客至此,幾乎人人都會停下腳步拍照留念。
再繼續向前走,出現眼前的是東圈門城樓,周圍店家掛滿古代黃色大旗,感覺很像置身於古裝劇。城樓外的朱記牛肉,是本地人的最愛,牛肉湯、牛肉燒餅都值得一嚐,牛肉湯喝完後還可一直加湯,直到喝飽為止。店外不遠處的回族飯店門口也有好幾個小吃攤,生意都不錯,其中有個專賣豆腐卷的推車,薄薄麵糰裡包著滿滿的豆腐饀擺在平底鍋上煎,雖然有點小油膩,但大顆好吃又飽腹,是最讓人驚喜的街頭美食。
吃飽喝足後,沿著國慶路再踱回古御河,眼前是一座黑瓦白牆的風雅房子,正是史可法故居,不妨放慢腳步進去走走看看。出來後繼續向西走,有一座顯目的紅瓦黑磚屋,屋前兩隻細瘦的石獅子,與傳統北方厚實沈穩的石獅大有不同,此處是勑賜天寧襌寺,裡面已改建成古玩街和佛教博物館,雖可免費參觀遊人卻不多,細步其中,傳統建築設計與展覽規劃皆可見驚喜與襌意,若有空務必進去慢慢品味一番!
離襌寺不遠處的古御河,是昔日乾隆上下船的御碼頭,仍有石碑立於此;一旁就是知名的冶春茶社。它可是知名的餐廳,可以品嚐到各式傳統揚州美食,而且臨水而立,品美食同時賞美景,所以食客一批接著一批,不預約是沒有座位的。我們時間有限不想久候,乾脆外帶食物坐到一旁的涼亭吃,也算跟著風雅了一番。老實說,我個人覺得它的食物比知名的富春茶社好吃,也精致一些,所以雖稍貴還是值得的。
揚州真是美食家的天堂,雖我非美食主義者,在此卻也口水直流:三丁包子、五丁包子和各式各樣內餡的包子,加上干絲、蟹粉獅子頭、揚州炒飯、燒賣、湯圓、燒餅等等,一餐下來整個人都變得圓滾滾了。
幸好,此處離瘦西湖已不遠,進去裡面好好行走一番,足以消化不少熱量;若走不夠,出瘦西湖北門繼續往有高塔的山丘走去,知名的大明寺就在眼前。
嘴巴吃美食、眼睛看美景、再來一小段心靈淨化時間,一趟揚州行還真能身心靈同步豐收耶!
个園裡有無數竹子可欣賞
汪氏小苑展現傳統兩准鹽商的富貴居家內涵
東圈門城門
好吃的豆腐卷
典雅的史可法紀念館
古襌寺裡遊人不多, 呈現出另一種清靜氣質
冶春茶社, 賞傳統揚州美食的好去處
像鼎泰豐一樣, 冶春也有個透明且忙碌的廚房, 工作人員在裡面不停地包著各式各樣美味包子
揚州干絲, 刀工一流
湯汁很多的大湯包.....必須用吸的
坐在這樣古典的餐廳和流水旁用餐, 整個人都風雅了起來.....
揚州知名古剎:大明寺, 位於瘦西湖北面
春天時, 草莓與荸薺(大陸稱為馬蹄)上市, 形成美麗的色彩組合(白色是削皮後的荸薺)
離開時經過一個古戲台, 台上正上演著傳統古戲, 讓人感受到揚州濃濃的傳統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