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Ram Jhula濃濃的印度宗教風味相比,Lakshman Jhula顯得國際風情多過印度風情,這裡雖然也有不少ashram,但比較分散、規模也都比較小一點。或許是因為腹地較大、餐廳和住宿選擇多、物價比較便宜(和Ram Jhula相比),所以大部份遊客都選擇落腳Lakshman Jhula。在這裡,經常可以看到住了數個月甚至大半年的歐洲人,外表不是嬉皮樣就是印度修行者樣,彷彿這才叫入境隨俗。
Lakshman Jhula最知名的地標是位在鐵橋東面、高13層高的印度廟,它也是Rishkesh的最高建築,站在上面可鳥瞰整個Rishkesh,從早到晚膜拜的印度教徒絡繹不絕。從第一天就想上去的我,每次經過看到滿滿的印度教徒和白花花的太陽,總會告訴自己明天吧,沒想到一再的明天後,到我要離開時都還沒上去,那道理就好像台北人不會上101頂樓、北京人不會逛故宮、上海人不會去看東方明珠。也許心裡就是要留著這個遺憾,下次才有機會再到Rishkesh一次吧!
印度廟前方街道是Lakshman Jhula的熱鬧十字路口,行人、餐廳、小吃攤、旅行社、網吧、guest house、摩托車,加上往來於Lakshman Jhula和Ram Jhula 的shared jeep在此上下車,讓這裡永遠都靜不下來。喜歡熱鬧的人,會心喜於在這裡的不寂寞;但喜歡安靜的人,面對眼前的嘈雜,可能就要有心理準備了,這也正是我要選擇住在Ram Jhula的原因之一。
Lakshman Jhula的街道不禁止交通工具,而印度騎士和司機們的特性是能按喇嘛時絕不客氣、能超車時絕不心軟,於是在路上永遠只有行人在讓車、忍受噪音和飛揚塵土或水漬的份。
Lakshman Jhula街道上有好幾家以Germany Bakery為號召的餐廳,我個人覺得最好吃的首推與印度廟隔恆河相望的Germany Bakery,這裡窗明几淨、視野佳,加上印度waiter勤快且嘴甜、食物好吃,所以經常處於滿桌狀態,與他人併桌共同進食是常有的事。第一次點完菜,聽到印度waiter問我名字、誇我名字好聽,心中一楞還偷笑他們用這麼老的招術在泡妞,結果等結帳才知道,原來人家是要把我的名字寫在帳單上方便結帳,吼,我這個老女人真是想太多了!
距離Germany Bakery不遠的Oasis餐廳,是另一個值得推荐的地方,這裡食物好吃、選擇多、份量大、價錢也比Germany Bakery便宜,而且menu製作得很精美,惟一的缺點就是印度waiter看起來比較慵懶,常自己坐著對客人愛理不理,而且很愛跟客人搶廁所用,一用就很久,這是我覺得有待改進之處。(吼,八月,妳又不是去考察人家的經營方式和服務生的工作態度,幹嘛這麼嚴格?)
Oasis對面有一家書店,裡面賣的書不少,但空間較小、書堆成一疊疊的,不方便長坐與翻閱瀏覽。Oasis正後面馬路上,有一家手工製品小店,裡面各式各樣茶包、調味品、手工皂、蜂蜜或臉部用品,包裝十分漂亮,很適合買來送人。
沿著馬路朝停車場方向走,左手邊有一家Honey Hut咖啡廳,它的三角形蔬菜饀pie非常好吃,雖然是咖哩味,但完全不同於Thali(印度食物)的咖哩味,讓對印度咖哩超級反胃的我吃得愛不釋口。
至於住宿的地方,Lakshman Jhula滿街都是選擇,可依個人喜歡的條件一家一家慢慢看,看滿意了再問價錢和殺價。這裡的房間都是中午12點check out,有時太早到達Rishkesh可能沒房間,不用心急,接近12點時會有人陸續退房,空房間就會慢慢出現了。
Lakshman Jhula上面的人比Ram Jhula還多,所以經常動彈不得,很難想像吧
這就是Lakshman Jhula最高的標誌性建築:印度廟,在上面可以鳥瞰整個Rishkesh
Lakshman Jhula一帶的Ashram也不少,但比較分散
Lakshman Jhula一帶有許多美麗的傳統建築,很值得一看
建築上面的美麗圖畫與雕飾,也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印度兵的雕飾,超級可愛的。一旁的印度人,個個睜大眼,搞不懂這個有什麼好拍的,我居然能流連再三
這對造型很卡通的孔雀雕飾,在陽光下散放金光,也讓我看呆了
實在搞不懂,印度人10幾個人擠在這種shared jeep裡,每人只要5盧比,但我們外國人即使只有自己1個人,也必須花50盧比包車才能乘坐。為什麼我不能花5盧比跟印度人一起擠?
滿街盛開的九重葛,美呆了,尤其這株紫蘿蘭色的九重葛,更是美麗極了!
Honey Hut裡面有我最喜歡吃的蔬菜派,至於咖啡好不好喝,歹勢沒喝過,不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