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從江市中心丙妹鎮相距只有7公里的岜沙(漢人唸ㄅㄚㄕㄚ,苗人唸ㄅㄧㄚㄕㄚ),雖是個容易前往的山中苗寨,卻仍像個養在深閨的少女,依然保有自己的清純風情。 






從江丙妹鎮前往岜沙的山路路況良好,且處處綠意,真是賞心悅目。快到達岜沙時,路邊時可見穿著傳統服飾的少女行走,村門口更有個簡單乾淨的青年旅館,讓有意在此停留住宿的人有一處舒適的休息空間。
 






岜沙苗族有「最後一個槍手部落」之稱,是惟一允許擁有槍隻的少數民族。據說岜沙的祖先是蚩尤的第三個兒子(蚩尤是苗族的祖先),驍勇善戰,所以岜沙男人個子雖不高,卻個個雄壯威武。
 






岜沙的服飾別具特色,有秦漢的遺風。女人們穿著及腰黑衣、白色擺褶裙(也有黑裙)、黑緊身褲,黑衣外再套一件如同肚兜的彩色圍裙,上面綉著各式鮮豔圍紋,十分醒目。年紀大一點的女人小腿處繫著帶彩穗的綁腿,年輕少女嫌天熱或麻煩,直接露出小腿肚,腳上再穿一雙綠色軍用布鞋,俐落地行走四方。
 






岜沙男人則穿著無領右開襟亮布衣、直筒寬褲管長褲,頭綁白布、腰佩鐮刀,一副勇士模樣。岜沙男人的髮式,也是一大特色。他們從小就剃掉頭部四周頭髮,只留中間的髮挽髻,據說這是從蚩尤時期流傳下來的髮式,也是中國最古老的髮式。當有團體客光臨村莊時,當地男人們放下手邊工作齊聚一堂,為來賓們表演著名的剃髮秀和打獵秀;自助遊客雖看不到村民表演,但緊盯著當地男人的頭髮瞧,依舊可以一探真章。
 






位在山林的岜沙真是個清新寧靜的寨子,居民行走時安安靜靜的,狗兒慵懶躺在杉木板製的屋頂上睡覺不吠不叫,連圍著寫泰山石敢當石片的小鴨子也沒有叫聲,似乎每個生命都很享受這種自然意境。
 






此地苗人以種稻和狩獵為生,村民居住的吊腳樓依地勢隱蔽於山林綠竹間,很有隱私性。幾條沿著山勢由上而下的土路是村民往來住家與田間的道路,每天早上婦女或背孩子或背物品上上下下穿行其間,成為一幅美麗畫面。
 






吊腳樓旁立著一座座以木頭搭建、用來曬稻的禾晾,是其他苗寨較少看見的畫面;禾晾和藏族的青稞架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都是用來晾曬收成的農作物,可見人類的祖先不管身居何處,都具有相同的智慧。
 






隨著聲名遠播,岜沙的訪客也愈來愈多,只願屬於她的清新寧靜,能夠再繼續保留下來,不產生質變。
 








藏居於山林間的岜沙苗寨, 至今仍保留著傳統衣著與生活作息



苗族婦女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 上上下下...



岜沙婦女的衣飾, 簡單卻吸睛, 很有特色



這就是他們每天的生活內容



岜沙男人, 腰間佩刀, 方便農作與狩獵



仔細看孩子的頭髮, 遇團體觀光客來訪, 就會表演剃髮秀, 剃去四周頭髮, 僅留中間部份....這是從蚩尤時代傳下來的髮式, 也是現在中國最古老的髮式



家家戶戶二樓窗口前掛著洗曬的衣物, 岜沙婦女的圍兜成為最亮眼的衣物



每家門口前面都會掛著鈴鐺造型的竹籠, 剛開始不知道有什麼作用, 直到看到這戶人家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用來曬當地婦女穿的百褶裙, 避免變形



這一帶居然四處可見"泰山石敢當", 是與漢文化往來密切的原因嗎?



婦女挑物從盛花的樹下過, 又是另一幅美麗圖畫



當地用來曬農作用的禾晾, 和藏族的青稞架幾乎一模一樣



某戶民居的屋頂中間裝飾物



黃色阿勃勒與周遭的禾晾和糧屋形成美麗畫面



一位和靄可親的阿嬤



拿著我送的巧克力, 小弟弟開心地笑了, 口水直直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belgogogo 的頭像
    mabelgogogo

    八月女生飛呀飛

    mabelgogo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